1928年1月,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攻下遂川县城后,立即着手筹备建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以巩固红色根据地。毛泽东见陈正人果然名不虚传,一个晚上就把施政大纲弄好了,不由得赞许地说:“哦,好快呀,不愧是才子啊!”
稍后不久,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又对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还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稍后不久,根据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又对工农革命军宣布了“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还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攻克遂川县城后,红四军分兵在遂川及与遂川相邻的万安县发动群众。朱德率红军二十八团的几个战士到了遂川县偏远的碧洲开展工作。他带着通讯员来到一个茅棚前,叫开门后,只出来一个手拄拐杖的老大爷,走路颤颤巍巍。
谢槐福慌忙说:“毛委员,可不能让你来做这种粗活,你的手是拿笔杆子的哟。”待毛泽东离开后,谢槐福回到屋里坐在床沿上摸挲着身上的棉衣,几个冬天都没有穿过棉衣了,一家人挨饿受冻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可是这暖和和的棉衣若是裁剪裁剪还能给俩个娃崽做一身过冬的新衣呐。
龙关秀是井冈山茅坪乡斜源村人,丈夫陈瑞恩是赤卫队队长。1929年1月,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失利,井冈山失守,红四军三十二团和各地赤卫队转入深入坚持游击斗争,陈瑞恩也随宁冈东南特区赤卫队转入斜源附近叫做猴子石的深山里。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为了进一步繁荣根据地的经济,解决军队和地方群众的经济困难,在改造草林圩场后,边界党又决定在宁冈大陇开辟新的红色圩场,开展红区与白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在斗争中形成的这一思想,把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目标确立在农村土地革命的中心点上,从而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军事会议上曾听说过宁冈和袁文才的情况,所以在接到江西省委的信后,他决定向宁冈、井冈山一带进军,在那里寻求立足之地。毛泽东见到袁文才后,首先打消他的戒备之心,让他明白自己的到来并不会对井冈山地区造成威胁,相反会增加革命的力量。
为此,白区地方党组织想尽办法购买食盐,并通过秘密交通线将盐送至井冈山,供应工农革命军,但由于敌人的封锁,只有少量食盐进入根据地。借住在农民李尚发家的红军有一个班,班长看到李尚发家没有盐吃,炒菜时只好用醋,孩子吵着不愿吃这没有盐味的菜,于是从连队拨给他们班的盐里分出一些盐给李尚发一家送去。
1928年8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外出作战时,湘赣两省敌军纠集4个团的兵力向黄洋界逼进,企图一举捣毁井冈山军事根据地。这首唱词,表达了井冈山军民对敌人的藐视以及胜利后的喜悦,歌颂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他开始打心眼里信服毛委员,决定请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进驻到茨坪来。李先开一听,疑惑不解,忙问:“毛委员是嘛格(当地客家话,‘什么’的意思)人,多大的官,怎么连你都这样敬重他?”接着,毛泽东利用这个难得的好机会,向大家讲述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工农革命军的任务,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闹翻身。
其中,创办红军被服厂的重任落到了工农革命军副师长余贲民肩上。余贲民首先将有80个平米大的张家祠选作厂房,然后从遂川县赤卫队挑选了十多名会做裁缝的队员。 为了解决被服厂的原材料问题,余贲民带领几个干部来到了遂川县,希望得到县委和红军的支持。
彭儒随红军大队部分战士回师井冈山途中,红军攻占了遂川县城,她被派到遂川县委做宣传工作,在这里与遂川县委书记陈正人相识。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彭儒和陈正人在井冈山茨坪结婚了。不久,井冈山失守,彭德怀率红五军突围,特委被打散,只剩下陈正人、彭儒和特委委员王佐农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