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圣地教育培训基地依托江西各地红色资源,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支持安排走进高校、党校开展教学活动。
0796-6559898
当前位置:井冈山红色培训 > 基地新闻 > 媒体观点

打造井冈山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

       “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组织近900所院校、1800余支团队、2.8万余名大学生赴井冈山实践,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实践育人品牌。团十九大以来,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紧扣青年认知规律与成长需求,依托红色资源,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构建“井”字号实践育人模式,推动行动扩面提质。2025年该行动吸引近万名学生报名,最终遴选451支团队、6200余名师生参与,引领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斗精神。
打造井冈山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       深耕红色资源让青年在触摸历史中汲取信仰伟力课程打造求“精”,用好红色教材。深挖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立足青年特点,开发现场教学、仪式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实践教学等7大类课程,把红色故事转化为引领青年、感召青年的鲜活教材,把井冈山的红色资源禀赋转化为青年政治引领效能。青年学子从八角楼上“一根灯芯”的故事中领悟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从荆竹山雷打石的严明纪律中感知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从“黄洋界上炮声隆”的战斗中感受“依靠群众求胜利”的制胜法宝,自觉做红色基因的弘扬者,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打造井冈山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       研学线路求“活”,贯通历史与现实。把课堂搬到历史发生地,打造“引兵井冈”“浴血罗霄”“星火燎原”三条教学线路,系统立体地展现“上井冈山前”“在井冈山时”以及“下井冈山后”革命史,带领青年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感知百年前革命先辈的觉醒呐喊、艰难求索和热血奋斗,以井冈山的“历史回答”回应青年人的“青春之问”。哈尔滨工业大学“知行合一·体悟初心”实践团成员深情地说:“在八角楼的微弱灯光前,仿佛亲见伟人书写星火燎原的雄文——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直抵心灵的震撼。”长春师范大学“星火燎原·青春逐梦队”成员感慨道:“历史在互动中焕发生机,理论在共情中融入血脉,经实践熔炉淬炼的深刻认知与炽热情感,是井冈山赠予我们最珍贵的成长礼。”
打造井冈山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       体系构建求“新”,融汇理论与实践。着眼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探索建立“4天集中教学+3天自主调研”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机贯穿“理论武装+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研修+实地调查+课题研究”5大模块,让青年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院校带队教师普遍表示,专项行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有鲜味、有趣味,也更能透出理论真味”,打破了单向灌输、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更加开放、立体,带领青年学子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所学知识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为学校思政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创新育人手段让青年在躬身力行中磨砺意志本领踏入乡野大地,让情怀在泥土里扎根。立足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创新打造“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模式,融合沉浸体验与基层调研,组织青年走访农户、参与劳动、体察民情,学习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的本领。福建中医药大学“康‘赋’同行·红医火种”实践队成员感言:“社会调研让我们跳出了书本的理论框架,教会我们牢牢扎根人民需求,以真诚倾听回应百姓心声,以赤诚仁心守护群众健康。”华中农业大学“信息智绘·薪火传承”团队成员感慨道:“田间走访、产业调研、农技实践等行动,帮助我们以专业特长赋能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打造井冈山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       追寻红色足迹,让意志在淬炼中坚强。立足培育青年艰苦奋斗精神,依托朱毛红军挑粮上山路线,开设“重走挑粮小道”实践课程,让青年亲身体验红军在艰苦条件下坚守信念、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淬炼坚强品质。南京艺术学院“艺心筑梦”实践团成员激动地说:“走过陡峭湿滑的红军挑粮小道,我才发现,革命不仅是课本里的壮烈,更是细碎而坚韧的力量。”中南民族大学“石榴籽文艺轻骑兵团”成员感叹道:“先辈们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肩挑粮食、脚踩险途的革命艰辛,不仅是筋骨的劳顿,更是信念在苦难中的淬炼与坚守。”

       系紧情感纽带,让思想在碰撞中共鸣。开设“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组织青年学子体悟“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深化打造“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邀请革命后代与青年面对面交流,用革命先辈许党报国的感人故事,指引青年成长航向。定期举办校际交流会和分享会,搭建实践团队互动平台,构建校际校地交流体系,组织青年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研讨交流,营造互学共进氛围。

       抓实课题研究让青年在学以致用中砥砺青春担当精心规划课题,调研方向更明晰。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设计推出35个实践研究选题方向,指导各院校实践团队立足专业特长,形成400余项课题,引导青年聚焦主题开展深入调研。燕山大学“燕鸣井冈”实践团聚焦红色文化传播,设计“井冈日记”笔记本,将井冈山历史故事绘制成插画,传递井冈山精神。南京大学“井冈星火·数绘非遗”实践团聚焦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探索井冈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的数字化转型,建成集视觉性、交互性与智能性于一体的井冈山非遗宣传数字化平台。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星火”青年实践团聚焦红色教育创新,以“照亮八角楼的星火”红色剧本杀为载体,探索宣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形式。

       赋能自主探究,专业发挥更充分。从打造井冈山红色品牌、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农副产品宣传推广等维度,开发推出9条调研考察线路,指导实践团队开展实地走访、志愿服务等。南昌医学院“远志青年”实践团发挥药学专业特长,为村民量血压、制香囊、煮药茶。河南理工大学“红脉铸魂·金穗兴乡”实践团深入田间调研,创新运用“五红一绿双螺旋发展模型”,将井冈山精神深度融入红米品牌建设,探索从“红军粮”到“振兴穗”的产业升级之路。河北经贸大学“星火·AR场域构建实践团”从革命后代的讲述中发掘可课程化内容,开发AR沉浸式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团课。
       推动成果落地,实践效能更彰显。加强对实践团队的跟踪指导,通过组织专家评审、举办成果报告会、专题展览等方式,推动课题研究落地见效,充分发挥育人效能。商丘师范学院“红韵薪火”实践团研究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货币制度,剖析“工”字银元发行逻辑与红色政权的经济突围战略,提炼对当代的启示;青岛科技大学“艺心向党井冈追光”实践团结合井冈山历史元素,融入卡通元素设计红军形象IP,制作儿童版研学手册供中小学生使用;江苏大学“灯芯如炬”实践团以井冈山为样本,探寻青年人才参与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强化示范作用让青年在实践锻造中争做时代新人优机制,在增强育人效能上做实功。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健全成效评价机制,坚持结果导向,注重收集学生反馈,不断提升在思想政治引领、实践能力培养、优良作风锻造、专业特长发挥等方面的实际效能。加强团内外协同,推动与团中央相关部门、省级团委、院校团委及地方党政部门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合力。强化全流程安全保障,指导各团队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明纪律,加强应急管理,守牢安全底线。

       强支撑,在夯实师资队伍上出实招。建强师资队伍,通过授课比武、课题孵化、业务培训、读书分享等,全方位赋能年轻教师成长,努力打造政治强、类型全、数量足、本领高、作风实的师资队伍。组建由75名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师资库,参与课程研发、课题指导、成果评审等环节,为专项行动提供智力支撑。注重做好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发掘和转化,与40余位革命后代建立合作机制,组建革命后代宣讲团,打造独特的育人资源优势。

       扩声势,在广泛覆盖青年上求实效。扩大专项行动覆盖面,首次将职业院校纳入覆盖范围,拉长实施周期,参与总规模较去年翻番。延伸专项行动辐射面,在各级媒体上开展宣传,组织实践团队以微宣讲、云党课、vlog、MV等形式进行展示,累计发布图文视频8000余条,“井冈情·中国梦”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520万,“上井冈,得胜利”的实践故事在大学生们的朋友圈频频刷屏。

    以上就是关于“打造井冈山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news/media/151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基地依托江西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可承接井冈山、南昌、赣州、瑞金、景德镇、赣东北等地教育培训类业务,欢迎联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