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页朵及存世最早的入党誓词研究
贺页朵的《入党宣誓书》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着一份非常简朴而且有许多错别字的入党誓词。这份入党誓词就是井冈山下的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一个普通农民贺页朵,在他当年入党宣誓时书写的《入党宣誓书》。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贺页朵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保存下来,它是迄今为止全国存世最早的一份入党誓词,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无与伦比。因此,研究贺页朵和他书写的存世最早的入党誓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非常有意义。
贺页朵
贺页朵是永新县南乡龙安桥北田村一个普通农民。龙安桥就是如今的才丰乡。北田村,又名弦上村。188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永新《清塘贺氏家乘》中记载,贺页朵谱名宪章,却没有“页朵”的这个名字。贺页朵应当是按照兄弟出生的顺序而叫成的别名,农村乡下也称为小名。在农村,平常多以小名称呼。这里要特别说说“页”字的读音,“页”在这里的读音应为man,而非ye。按照赣语系吉(江西吉安)茶(湖南茶陵)片的语言习俗,意为最小。民间即有页崽、页女、页孙、页叔、页姑、页姨等等系列称畏。这是长辈对晚辈同一序列最小子女的昵称,也是晚辈对长辈同一序列的人的爱称。一个“页”(man)字,顿感亲情无限,爱意浓浓。这是一方习俗,这是一方文化,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具体体现,而决非只是一个读音问题。贺页朵父亲贺文斋,谱名雅儒,生于1850年,卒于1922年。一生勤勤恳恳,忙时从事农业生产,犁耙铲锹,样样好手。闲时上门做木匠,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木匠师傅。
贺页朵有兄弟三人,大哥洪章,生于1874年,卒于1906年;二哥焕章,生于1878年,卒于1933年;贺页朵最小,按永新地方习俗和当地方言,故以页(音man)称之。
贺页朵23岁时,在父母的操持下,娶日光乡北岭足下刘细莲为妻。刘细莲与贺页朵同庚,也是1886年出生,刚满22岁就嫁到北田弦上贺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操持家务,浆洗缝补,侍奉父母,生儿育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贺页朵与刘细莲夫妻先后生养了5个孩子,三男二女。1910年生长子贺世发,1916年生次子贺世清,1922年三子贺世奇出生。长女贺开娥嫁在在中乡横屋里,次女贺雪娥适花园牛家。贺页朵平时在家里常教育子孙后代:“人生在世,做人要不怕吃亏,做事要不怕吃苦。”“人生在世,要积德行善、好心做人、认真做事。”
1926年3月,北伐军进占永新。在永新党组织的领导下,永新全县农运、工运、学运蓬勃兴起。人说四十而不惑,对于41岁的贺页朵来说,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大家子人的唯一依靠。然而,他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积极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因为革命斗争精神强,工作表现突出,同年5月担任了北田村农民协会副主席。
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举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以打土豪、分田地,建党、建军、建政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斗争,湘赣边界的贫苦农民如沐春风,如遇救星。生活贫寒、艰难度日的贺页朵也是一样,在暗无天日的困苦中盼来了共产党,盼来了毛委员,革命热情空前高涨。贺页朵在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中,在自己的革命斗争工作实践中,发自心底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无产阶级政党,工农革命军是工农大众自己的军队,毛委员是贫苦人民的大救星。贺页朵深深地感受到要翻身得解放,要过上饭饱衣暖、衣食无忧的幸福日子,只有跟着共产党,只有跟着毛委员。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和基本的生活感知,让贺页朵毫不犹豫地为党积极工作,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1928 年5—7月,贺页朵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占永新城。7月中旬参加毛泽东领导红四军31团及附近群众的永新困敌战斗,组织暴动队、赤卫队3万余人参战,围困敌军王均、金汉鼎、胡文斗等部在永新县城25天。
10月10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28 团和31团一营与国民党军队周浑元旅在北田村附近的东华岭一带作战。战斗中,有位姓范的红军连长身负重伤。为了及时救治受伤的红军连长,朱德军长指派贺页朵等2位当地同志用担架,把受伤的红军连长运送到宁冈茅坪红军后方医院。贺页朵克服运送途中的各种困难,胜利完成了朱德军长布置的任务。
平时,贺页朵以榨油职业为掩护,把自己的榨油坊作为党和红军的地下交通联络站,负责为党和红军以及苏维埃政府收集敌人情报、枪支弹药,运送伤员,转运粮食,筹备食盐。
1930年,贺页朵担任东南特区六乡乡政府财粮干事,洲湖区政府文书,管理文件和印章。先后参加过9次攻打吉安、南华山打游击等战斗。1931年1月1日参加第一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1931年,贺页朵已经45岁了。同年1月25日,贺页朵在红军侦察员贺龙雪同志(湖南耒阳人)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晚上,贺页朵在自己经营的榨油坊里,在暗淡的青油灯下,心里却是无比的亮堂,眼里充满着耀眼的光芒,面对自己默写的入党誓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调集50万重兵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此时,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依然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突围西征。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然而,在长征之前的一次战斗中,贺页朵负了重伤,因此无法跟随大部队转移。于是,他便留在了永新继续坚持斗争,后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贺页朵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这种情形下,贺页朵依然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牢记在入党宣誓仪式上的誓言。为此,他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保存自己的入党誓词。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他将入党誓词用油纸层层包裹,然后把它放在自家榨油坊的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把入党誓词取下来默默诵读,并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词,直到新中国成立。1951年8月,谭余保、李立同志率领的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抵达永新。期间,年逾60的贺页朵从榨油坊的檐根下将自己珍藏了20余年的《入党宣誓书》取出,用颤抖的双手郑重地交到谭余保手中,无偿捐献给国家。后来,这份入党誓词被中宣部转存至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并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风雨无迹,岁月留痕。贺页朵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但他意志坚强,从不低头,由此形成的信念和忠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贺页朵教育子孙子要不怕困难,坚定信心。经常告诫孙子:“人生在世,做人要不怕吃亏,做事要不怕吃苦,做人做事都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1970年,84岁高龄的贺页朵去世。在临终之前,还嘱咐后代要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上的话:“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他的一生,不仅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了入党誓词,在生活中也从未向困难低过头。贺页朵的四个孙子、三个曾孙,在祖父的革命精神感召下,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孙贺佐才是一名人民医生,二孙贺佐智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三孙贺佐文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年仅22岁,四孙贺佐武接替三哥参军卫国。在贺页朵的红色家风激励下,其子孙后代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为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物:存世最早的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党员对党的崇高信仰和矢志忠诚,标志着党的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入党誓词的内容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的需要和历史的更迭而不尽相同,其内容经历了数次变化。不同时期的誓词都蕴含着时代印记,反映了时代特征,更透视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稳健前进的历史足迹。
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入党誓词特别强调:阶级斗争、对党忠诚。王树声大将回忆他在1926年入党时的入党誓词为:“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湖南酃县水口村的叶家祠堂亲自主持过连队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当时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入党誓词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1939年1月25日,时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撰写了《发展党员问题》,里面包含了入党誓词的内容,成为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主要版本。内容为:“1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经常地积极工作(模范);3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4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5要做群众的模范;6保守党的秘密;7对党有信心;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解放战争时期,入党誓词主要强调坚决执行党的决议。1948年,东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中收录的入党誓词内容:“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自入党以后,努力工作,实事求是,服从组织,牺牲个人,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
新中国成立前后,入党誓词没有统一规定,大多为自拟誓词。1950年中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中指出:“愿宣誓者,由其自拟誓词亦可。”但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入党誓词还是有一定的规范。那个时期广为使用的入党誓词内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入党誓词经过精炼概括后明确写入党章。全面、系统、科学地把中国共产党党员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条件言简意赅地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任务、纪律等。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入党誓词。具体内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回溯到89年前的1931年1月25日。当天夜晚,天气异常寒冷,但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的榨油坊里却热气腾腾。贺页朵这个读书识字不多、租田榨油为生的普通农民向往革命,信仰坚定,忠诚党的事业,积极为党工作。经过党组织的考察,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此刻,简朴但不失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正在进行。贺页朵正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在入党介绍人的引领下庄严宣誓: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入党宣誓的声音在榨油坊里回荡。
贺页朵入党宣誓时书写并保存的这份党在井冈山时期唯一的入党誓词,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更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素材。
意义:历史研究意义和现实教育意义研究
贺页朵书写并保存的入党誓词,是毛泽东亲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党时的入党誓词,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存世最早的一份入党誓词。它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勇于牺牲,永不叛党。在贺页朵书写并保存的入党誓词中,饱含着底蕴丰富的历史的原形、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辉煌,具有古朴性、原真性、史实性,其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无与伦比。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研究一个朴实的山村农民对党的认识、信仰和忠诚,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入党誓词,对于全体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合格党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历史的原形就在于贺页朵出身贫寒。贺页朵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种田耕地的农民家庭,家境十分贫穷。生活贫寒、艰难度日的贺页朵盼来了共产党,盼来了毛委员。贺页朵深深地感受到要翻身得解放,要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日子,只有跟着共产党,只有跟着毛委员。这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和基本的生活感知,让贺页朵毫不犹豫地为党工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历史的真实就在于贺页朵的文化不高。贺页朵因为家庭贫困,读书识字不多,早年靠租田、榨油和做短工为生。1926年参加了轰轰烈烈农民运动,担任了北田村农民协会副主席。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贺页朵以榨油职业为掩护,把榨油作坊作为党和红军的地下交通站,积极从事革命工作,为红军和游击队搜集情报、转运粮食、筹备食盐、收集子弹,运送伤员到宁冈。曾参加过“三打永新”“永新困敌”和“九打吉安”等重大战役。经过艰苦斗争形势的严峻考验,1931年1月25日经东南特区一个湖南耒阳人贺龙雪的介绍,在北田村榨油作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贺页朵入党时,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一笔一划地在一块红布上写上了入党誓词:“牺生(牲)个人,言(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党其(纪),永不叛党。”这份《入党宣誓书》虽然写了很多错字别字,但它一点也不显得落后、低端、粗劣,却更加彰显了一个识字不多的农民党员的原真,更加彰显了贺页朵对党的忠诚,使这件文物更加弥足珍贵。
正如谢觉哉撰写的《一个农民的入党宣誓书》最后写道的一样,“贺同志在写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时,不是照着底稿写,而是记熟了这句话。他虽然写了一些别字,这些别字并不减少它陈列在革命博物馆的意义,相反,使人更感到它忠实可贵。”
谢觉哉是中共“五老”之一,1951年担任中央赴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团长。当他1956年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看到这份《入党宣誓书》之后,深为感动,感慨良多,当即撰写了这篇《一个农民的入党宣誓书》,后来谢觉哉将此文收进了自己的《不惑集》内。
3、历史的辉煌就在于贺页朵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贺页朵入党后,组织上调他到担任洲湖区干部,负责管理文件、公章,并任第六乡苏维埃政府财粮干事。1934年国民党军队王东元的第十五师进攻永新,红军北上抗日。从此,贺页朵便与党失去了联系。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身藏《入党宣誓书》这样的文书面临着杀头的危险,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然而,贺页朵仍然认真保存着这份《入党宣誓书》,将它密藏于榨油作坊的屋檐下。试想一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识!贺页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图享受,不要名利,不惜生命,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怕死,不畏难,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永不叛党”的诤诤誓言,实践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全国解放以后,贺页朵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1951年谭余保、李立率中央赴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抵达永新,带来了党中央、毛主席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慰问。慰问团的同志在永新期间,经王恩茂的父亲王美南介绍,贺页朵将这份自己冒死保存的《入党宣誓书》作为革命文物捐献出来,交由慰问团的同志转交给中共中央宣传部。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建成后,中共中央宣传部把这份井冈山下永新县农民党员贺页朵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入党宣誓书》转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永久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具有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意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饱含深情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亲临江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历史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最好的营养剂。以史鉴今,以史育人,是渠道和方法,更是经验和传统。贺页朵书写和保存下来的这份入党誓词是井冈山时期唯一的入党誓词,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硝烟却初心不改的历史见证,更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贵素材。今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让所有的党员瞻仰和凝视这份《入党宣誓书》,回顾中国革命的艰难历史,缅怀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由然而然会生发太多太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受,滋生太多太多忠诚于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感想,产生太多太多服务人民服务祖国服务民族的感情。
以上就是关于“贺页朵及存世最早的入党誓词研究”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校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news/jy/22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