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圣地教育培训基地依托江西各地红色资源,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截止2025年已办班超过3000期。
0796-6559898
当前位置:井冈山红色培训 > 基地新闻 > 红色教育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高质量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实用指南

       红色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历史、纪念、文化、经济四大功能,一个好的红色教育基地,可以让当地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那么,如何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红色教育基地?本文将从定位规划、资源挖掘、主题凝练、创意设计、持续运营五个方面,为你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01、精准定位:明确基地的核心功能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首先要明确它的核心用途。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建设方向和运营模式。

(1)群众参观型:普及红色文化,增强爱国情怀 

       案例: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实物展示、影像资料,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革命历史。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建设要点: 

       这类基地以大众游客为主要受众,注重场景还原和互动体验。所以在建设时,需要突出故事性,用生动的历史细节打动游客,同时可以增加互动体验,如VR场景、情景剧表演等,让参观更加生动有趣,在沉浸中传递红色精神。

(2)党员教育型: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案例:井冈山干部学院,它是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干部培训院校。在其中,可以通过各类实践课程等,深化党性教育。 
       建设要点: 这类基地主要面向党员干部,强调理论学习和精神洗礼。所以在建设时需要注重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党史、地方史;同时要强调仪式感,如重温入党誓词、红色观影等。井冈山干部学院

(3)研学实践型:面向青少年,培养爱国精神 

       案例:百色起义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文明实践队,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红色文化品牌,培养讲解员近3000人,志愿服务时长近4万小时。
       建设要点:这类基地以学生为主要受众,强调趣味性和参与感。需要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课程,增加动手实践环节,如模拟战斗、红色手工等。百色起义纪念馆

定位建议

       (1)结合政策支持,如国家相关发展规划;
       (2)调研目标群体需求,游客、党员、学生等; 
       (3)评估本地资源,历史遗址、文化特色等。

02资源挖掘: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红色教育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的本地资源,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生态资源。

(1)历史资源:整理革命故事、英雄事迹 

       广东潮州鹳巢四村:作为革命老区,系统梳理其革命历史及脉络,编写近10万字的《鹳巢人民革命斗争史》,将原村文化馆改造更新为鹳巢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征集百余件革命时期遗物和大批潮汕红色革命史料书籍摆放其中。

(2)文化资源:结合地方特色

       北京延庆石峡村:八达岭镇石峡村紧扣“红色教育”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立足资源禀赋,激发发展动能,结合长城文化和乡村特色,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线路。

(3)生态资源:红绿融合,增强吸引力 

       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台山,自然条件优渥。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村内保存着多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有成都市域内唯一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研学资源丰富,高兴村立足绿色生态本底和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红色教育基地

资源深挖要点

       (1)走访老战士、烈士后代,收集口述历史;
       (2)联合高校、党史办,确保史料准确;
       (3)利用数字化技术(3D建模、VR)还原历史场景。

03、主题凝练:打造独特精神标识

       一个好的红色教育基地,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避免“千馆一面”。 

(1)革命精神类(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作为主题,如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

(2)英雄人物类

       以英雄人物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主题,学习英雄人物甘于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如黄继光、张思德等。

(3)历史事件类

       通过挖掘当地历史事件,通过图文、文物、影像,再现事件全过程,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04、创意设计:让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传统的展板+讲解模式已经不够吸引人,如何让红色教育更生动?

(1) 沉浸式体验 

       井冈山数字体验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数字体验馆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一期已投资近2000万元。 将VR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概念融入红色教育之中,在全国率先创作红色沉浸式解秘剧《三湾改编》,运用前沿技术打造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体验课。在守住“红色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吸纳时代元素,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视听技术、表达形式有机结合,适应了参观学习者“求新求变”的审美品位,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新粉”。

(2)互动课程  

       在红色教育设置“红色剧本杀”活动,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础,以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为载体,通过“角色扮演+剧情推演+情感共鸣”的创新形式,让参与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达到与革命先烈高度共情的体验。

(3)仪式感活动 

①“红色记忆”时光邮局
       参与者手写一封“给革命先辈的信”或“未来的自己”,投入特制邮筒,活动结束后,组织方统一寄回(或设定未来某个时间点寄出),增强情感延续性。可搭配老式信纸、复古邮戳,增强年代代入感。

②“革命故事”盲盒抽签
       设置“英雄事迹盲盒”,每个盲盒内含一位革命先辈的故事卡片+小任务(如模仿一张老照片姿势、朗读一段宣言),完成任务后可兑换纪念徽章或定制书签,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05持续运营:让基地“长红”的秘诀

       建设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基地持续发挥价值? 
(1)专业团队

       培养讲解员、课程研发人员;招募志愿者(如“红领巾讲解员”)。 

(2)内容更新
       定期增加新展陈、新课程;结合时事(如建党百年、抗战胜利纪念日)策划活动。 

(3) 宣传推广
       短视频平台推广(如抖音、B站);与学校、旅行社合作,扩大客源 。

(4)产业融合 
       发展红色文创(如纪念品、书籍);结合乡村旅游,增加餐饮、住宿配套。 

       红色教育基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通过精准定位、深度挖掘、创意设计和持续运营,我们可以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深入人心。

    以上就是关于“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高质量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实用指南”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news/jy/14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