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高质量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实用指南
红色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历史、纪念、文化、经济四大功能,一个好的红色教育基地,可以让当地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那么,如何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红色教育基地?本文将从定位规划、资源挖掘、主题凝练、创意设计、持续运营五个方面,为你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建设要点: 这类基地主要面向党员干部,强调理论学习和精神洗礼。所以在建设时需要注重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党史、地方史;同时要强调仪式感,如重温入党誓词、红色观影等。
建设要点:这类基地以学生为主要受众,强调趣味性和参与感。需要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课程,增加动手实践环节,如模拟战斗、红色手工等。
(2)调研目标群体需求,游客、党员、学生等;
(3)评估本地资源,历史遗址、文化特色等。
(2)联合高校、党史办,确保史料准确;
(3)利用数字化技术(3D建模、VR)还原历史场景。
参与者手写一封“给革命先辈的信”或“未来的自己”,投入特制邮筒,活动结束后,组织方统一寄回(或设定未来某个时间点寄出),增强情感延续性。可搭配老式信纸、复古邮戳,增强年代代入感。
②“革命故事”盲盒抽签
设置“英雄事迹盲盒”,每个盲盒内含一位革命先辈的故事卡片+小任务(如模仿一张老照片姿势、朗读一段宣言),完成任务后可兑换纪念徽章或定制书签,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1)专业团队
培养讲解员、课程研发人员;招募志愿者(如“红领巾讲解员”)。
(2)内容更新
定期增加新展陈、新课程;结合时事(如建党百年、抗战胜利纪念日)策划活动。
(3) 宣传推广
短视频平台推广(如抖音、B站);与学校、旅行社合作,扩大客源 。
(4)产业融合
发展红色文创(如纪念品、书籍);结合乡村旅游,增加餐饮、住宿配套。
红色教育基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通过精准定位、深度挖掘、创意设计和持续运营,我们可以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深入人心。
那么,如何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红色教育基地?本文将从定位规划、资源挖掘、主题凝练、创意设计、持续运营五个方面,为你提供一份实用指南。
01、精准定位:明确基地的核心功能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首先要明确它的核心用途。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的建设方向和运营模式。(1)群众参观型:普及红色文化,增强爱国情怀
案例: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实物展示、影像资料,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革命历史。
建设要点:
这类基地以大众游客为主要受众,注重场景还原和互动体验。所以在建设时,需要突出故事性,用生动的历史细节打动游客,同时可以增加互动体验,如VR场景、情景剧表演等,让参观更加生动有趣,在沉浸中传递红色精神。(2)党员教育型: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案例:井冈山干部学院,它是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干部培训院校。在其中,可以通过各类实践课程等,深化党性教育。建设要点: 这类基地主要面向党员干部,强调理论学习和精神洗礼。所以在建设时需要注重课程体系设计,结合党史、地方史;同时要强调仪式感,如重温入党誓词、红色观影等。

(3)研学实践型:面向青少年,培养爱国精神
案例:百色起义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文明实践队,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红色文化品牌,培养讲解员近3000人,志愿服务时长近4万小时。建设要点:这类基地以学生为主要受众,强调趣味性和参与感。需要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课程,增加动手实践环节,如模拟战斗、红色手工等。

定位建议
(1)结合政策支持,如国家相关发展规划;(2)调研目标群体需求,游客、党员、学生等;
(3)评估本地资源,历史遗址、文化特色等。
02资源挖掘: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红色教育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的本地资源,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生态资源。(1)历史资源:整理革命故事、英雄事迹
广东潮州鹳巢四村:作为革命老区,系统梳理其革命历史及脉络,编写近10万字的《鹳巢人民革命斗争史》,将原村文化馆改造更新为鹳巢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征集百余件革命时期遗物和大批潮汕红色革命史料书籍摆放其中。(2)文化资源:结合地方特色
北京延庆石峡村:八达岭镇石峡村紧扣“红色教育”和“乡村振兴”两大主题,立足资源禀赋,激发发展动能,结合长城文化和乡村特色,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线路。(3)生态资源:红绿融合,增强吸引力
邛崃市天台山镇高兴村: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台山,自然条件优渥。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村内保存着多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有成都市域内唯一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研学资源丰富,高兴村立足绿色生态本底和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资源深挖要点
(1)走访老战士、烈士后代,收集口述历史;(2)联合高校、党史办,确保史料准确;
(3)利用数字化技术(3D建模、VR)还原历史场景。
03、主题凝练:打造独特精神标识
一个好的红色教育基地,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避免“千馆一面”。(1)革命精神类(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以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作为主题,如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2)英雄人物类
以英雄人物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主题,学习英雄人物甘于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如黄继光、张思德等。(3)历史事件类
通过挖掘当地历史事件,通过图文、文物、影像,再现事件全过程,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04、创意设计:让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传统的展板+讲解模式已经不够吸引人,如何让红色教育更生动?(1) 沉浸式体验
井冈山数字体验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数字体验馆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一期已投资近2000万元。 将VR虚拟现实技术、“元宇宙”概念融入红色教育之中,在全国率先创作红色沉浸式解秘剧《三湾改编》,运用前沿技术打造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体验课。在守住“红色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吸纳时代元素,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视听技术、表达形式有机结合,适应了参观学习者“求新求变”的审美品位,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新粉”。(2)互动课程
在红色教育设置“红色剧本杀”活动,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础,以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为载体,通过“角色扮演+剧情推演+情感共鸣”的创新形式,让参与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达到与革命先烈高度共情的体验。(3)仪式感活动
①“红色记忆”时光邮局参与者手写一封“给革命先辈的信”或“未来的自己”,投入特制邮筒,活动结束后,组织方统一寄回(或设定未来某个时间点寄出),增强情感延续性。可搭配老式信纸、复古邮戳,增强年代代入感。
②“革命故事”盲盒抽签
设置“英雄事迹盲盒”,每个盲盒内含一位革命先辈的故事卡片+小任务(如模仿一张老照片姿势、朗读一段宣言),完成任务后可兑换纪念徽章或定制书签,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05持续运营:让基地“长红”的秘诀
建设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基地持续发挥价值?(1)专业团队
培养讲解员、课程研发人员;招募志愿者(如“红领巾讲解员”)。
(2)内容更新
定期增加新展陈、新课程;结合时事(如建党百年、抗战胜利纪念日)策划活动。
(3) 宣传推广
短视频平台推广(如抖音、B站);与学校、旅行社合作,扩大客源 。
(4)产业融合
发展红色文创(如纪念品、书籍);结合乡村旅游,增加餐饮、住宿配套。
红色教育基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通过精准定位、深度挖掘、创意设计和持续运营,我们可以让红色教育更生动、更深入人心。
以上就是关于“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高质量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实用指南”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news/jy/14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