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公办】是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已累计办班超过3000期,提供江西省财政行政事业收据报销。
0796-6559898
当前位置:井冈山红色培训 > 基地新闻 > 红色教育

井冈山是怎样叫响的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时,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赞颂井冈山九十年的历史巨变和丰功伟绩。从井冈山名称的来由,可以证明这座革命的山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游击战争发源地

        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就当时的革命力量而言,江西和湖南两省的敌人很强大,常常联合起来“进剿”红军。要巩固和发展这块革命根据地,首先必须解决发展武装斗争的问题。
        毛泽东到井冈山就听到过这里山大王朱聋子的故事。朱聋子叫朱孔阳,他在五指峰北一个叫井江山的村庄当了几十年的山大王。官府千方百计要捉拿他,可是捉了几十年也捉不到。原来这位山大王会兜圈子。井江山地势险要,到处是悬崖绝壁,只有几条狭窄小路可进山里,有的地方甚至连羊肠小道也没有,朱聋子就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来对付官兵。只要官兵一进山,他就跟官兵满山兜圈子,官兵拿他毫无办法。
        毛泽东从朱聋子的故事中引出了新思路,于是同红军干部和战士集思广益商讨战略战术。1928年,在遂川主持召开的前委和万安、遂川县委联席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对付敌人的办法,要看敌人的多少,了解敌人的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嬴就走,敌人来了我们就退,敌人去了我们就追。”
        不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运用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二次“进剿”。这就是后来成为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第一个独特的战略战术原则,也就是被称为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20世纪90年代《解放军报》曾著文作了介绍。当年苏区流传的红色歌谣:“行州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指的就是井冈山。

《毛泽东自传》称谓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迦·斯诺从北京经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第一个进入红色区域的西方新闻记者,当年10月,在保安采访了毛泽东。英美报刊发表了他许多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后来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在国内及国外华侨所在地引起强烈反响。
        西安事变的正确处理,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人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于是有的出版社便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摘录部分章节,以《毛泽东自传》书名出版发行,在市场成为畅销书。但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自传》涉及井冈山的名称则有差别。
        翰青、黄峰合译,汉口光明书局总经售,1937年版将井冈山称为“金刚石”;汪衡译,上海复旦大学文摘社出版,黎明书局经售,1937年11月版则将井冈山称为“井冈山”(2001年9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曾出版影印本);董乐山译《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1979年12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改称为“井冈山”。
        1950年,吉安地委决定,将《群众报》改名《井冈山报》。一年后的1951年8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井冈山的斗争》收入其中。冈、岗二字虽只有繁简差异,但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意义重大。井冈山报社立即呈请中共中央办公厅,请求毛主席题写报头。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回信称,已转荐时任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题写。
        陈正人,江西遂川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在井冈山享有崇高威望。经党中央推荐,陈正人接受了这一要求,欣然命笔题写“井冈山报”四字,从1952年6月1日起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井冈山是怎样叫响的”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校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news/jy/107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

关闭

关于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实践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