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公办】是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已累计办班超过3000期,提供江西省财政行政事业收据报销。
0796-6559898
当前位置:井冈山红色培训 > 基地新闻 > 红色教育

井冈山红色培训标题-井冈山红色标语探究

        总有一段记忆,永不磨灭;总有一些故事,经久流传;总有一种精神,历久弥新。
        井冈山是一块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有着波澜壮阔的井冈山斗争历史画卷,而红色标语是党和红军在革命征途中留下的光辉足迹,它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活化石”。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和红军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书写标语成为当时一种主要的宣传手段。因此红军以及地方党和政府等在根据地范围内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标语。这些红色标题在当年为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发动群众、瓦解敌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和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宣传井冈山精神提供了珍贵而直观的历史资料。当前,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研究、利用这些红色标语,发挥其在当代应有的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井冈山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井冈山地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历史大变革,毛泽东、朱德分别率领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部队先后来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随后建立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把这一地区的红色区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如今,在这一范围内仍然可以看到的有关那一时代和事件的历史遗迹,除了大量的建筑物,还有无数的附着在建筑物的文字、图画等,即本文的研究对象:红色标语。这些红色标语主题明确、语言生动、形式多样,是当年发动群众、瓦解敌人的利器,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井冈山地区的红色标语概述

(一)井冈山红色标语产生的历史背景

        标语一般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它既能在理智上启发人们,又能在情感上打动人们,在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当1927年9月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踏上井冈山这块红土地,面对沿途群众的冷落、冷漠甚至敌意时,他们首先用标语打破了僵局。
红色标语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封建观念盛行。曾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的杨开明在调查报告中写道:“这一区域因为在两省边陲之地,隔重要地城市太远,文化及经济政治等都要较他处落后。”“边界的经济(较)其他地方都要落后些,人民多务农,商人及读书的占极少数,所以土豪劣绅在农村占极重要的地位。农民在红军未来之前,除遂(川)、酃(县)、茶(陵)、莲(花)之大部外,颇觉安居乐业,有天下太平的气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死不相往来的神气。”[1]所以,早期井冈山地区的民众对外面的世界甚为陌生,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部队更是一无所知。

        二十世纪初,中国各地军阀蜂起,连年混战,民不聊生,让老百姓自古以来惧怕官兵的心理又加深了一层。所以当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地区,面对着的就是怀着这样心理的一群民众。秋收起义部队领导人毛泽东曾描绘了当时的所见所闻:“我们一年来转战各地,深感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一方面有少数小块地方的红色政权,一方面全国人民还没普通的民权,工人农民以至民权派的资产阶级,一概没有言论集会的权利,加入共产党是最大犯罪。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地起来。”[2]井冈山老红军、开国中将唐天际回忆说:“发动群众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也很艰巨。过去老百姓都怕当兵的,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说共产党杀人放火,我们开始到一个地方,老百姓都躲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去做工作。” [3]

        面对井冈山地区民众的状况,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打开局面。而部队每到一个村庄,群众因为害怕,往往是空无一人,因此,在民房的墙上写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部队的政策、主张,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显得非常有必要。于是就有了井冈山地区最早的红色标语。标语宣传有着宣传成本低、简便易行、保存时间相对较长等特点,因此成为红军进行宣传最喜欢采用的一种手段。

        井冈山老红军、解放军原总后勤部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刘荣辉曾是红军医兵,同时也参加宣传工作,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忆的文章中有很大部分涉及当时的标语宣传工作:“为了宣传群众,部队专门组织了宣传队。宣传队向群众宣传的内容有:我们是什么样的队伍,是干什么的等等。宣传的方法有文字宣传,也有口头宣传。前一种方法主要是写标语,那时写标语也不要花什么本钱,是用石灰(从国民党那里缴过来的饭盒子,用来装石灰水),写字用的笔用棕扎成。在井冈山时条件很差,没有印刷机,纸张也很缺,主要通过标语的方法宣传群众,口头宣传,主要通过大会来进行” [4]。

(二)井冈山地区现存红色标语的时间界定

        我们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部队在井冈山地区留存的标语统称为红色标语。其创作的时间为1927年9月至1934年秋天。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上井冈山,为了让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尽快了解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的主张,接受工农革命军,进而发动群众,使之成为根据地建设的基础力量,在井冈山地区留下了最早的一批红色标语。
        1928年4月底,朱毛两部在井冈山会师,部队力量得到壮大,红军的宣传机构进一步完善,文化人才增多,特别是湘南起义部队中来了一大批湖南省立(衡阳)第三师范学校的学生,壮大了宣传队伍,标语也逐渐增多,井冈山斗争时期大量的标语出现在这一时期及以后。
红色标题        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红军队伍的格局再一次改变,但红军的宣传工作仍然向纵深推进,为了扩编红军、动员群众保卫根据地,继续用标语的形式进行宣传鼓动。
        1929年1月,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失利。根据地失守以后,斗争中心由井冈山大小五井一带向永新转移,并逐渐发展起湘赣革命根据地,标语宣传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时期。1931年,湘赣革命根据地还成立了湘赣省,宣传的各项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和系统,红色标题也遍布整个湘赣省内。比如在井冈山的行洲村就保存着大量的湘赣苏区时的红军标语,与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标题并存,让今天的研究者得以看到红军宣传工作一个物化了的渐进过程。
        1934年夏,由于“左”倾错误领导,大部分根据地的红军已处于困难境地,根据地范围缩小,物资缺乏,部队回旋艰难。根据7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革军委的训令,湘赣苏区红军开始集结突围。8月初,湘赣苏区红军主力红六军团全体指战员在任弼时、萧克、王震带领下突围西征,湘赣省的党、政、军各种红色组织逐渐转入地下,从此,井冈山地区的红色标语式微,不再有新的红色标语出现。

(三)井冈山地区现存红色标语的主要内容

        从井冈山地区现存的红色标语看,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宣传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宗旨的。这类标语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政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使民众逐渐觉醒,加入革命队伍中。如井冈山行洲村有“共产党十大政纲” “实行马克思主义!实行共产主义!”“实行无产阶级民权革命”等标语。

        二是宣传土地革命的。1937 年毛泽东在延安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赢得了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中国民主革命最迫切的问题。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满足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基本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井冈山地区的红色标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土地革命的。如井冈山古城有“土地革命是铲除封建势力唯一的法门”、湖南茶陵有“劳苦的工农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筹款子建立革命根据地”、湖南桂东有“实行共产主义、实行土地革命”等标语。

        三是宣传红色政权的。自1927年11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随着根据地的创建,各地县、区、乡红色政权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红色政权、支持红色政权,党和红军着重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苏维埃”的概念由此深入人心。如井冈山行洲有“建设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井冈山拿山有“苏维埃是穷人的政府”、井冈山新城有“建立苏维埃根据地”等标语。

        四是保护商业发展的。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严密经济封锁,湘赣边界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在取消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政策,以促进红白区之间的物质交流,发展根据地红色经济。如井冈山行洲有“实行保护小商人贸易”、井冈山拿山有“取消苛捐杂税”、井冈山新城有“保护小商人做买卖”、遂川堆子前有“共产党主张不还债不交租不纳税”等标语。

        五是宣传红军的宗旨任务的。为了让湘赣边界的群众认识中国红军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红军宣传队在井冈山地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足迹,让群众首先从标语继而从红军的实际行动中认识红军。如井冈山行洲有“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井冈山黄坳有“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武装”、井冈山拿山有“欢迎工农群众参加红军扩大红军”、湖南桂东有“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白军是军阀的军队”等标语。

        六是宣传优待俘虏、瓦解敌军政策的。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首先是1928年2月在井冈山提出的,它为瓦解敌军,实行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策刚刚实行,广大的白军士兵并不了解红军有这样的政策,因此红军通过标语进行广泛的宣传。如井冈山黄坳有“医治白军伤兵”、井冈山拿山有“欢迎白军士兵打土豪分田地”、井冈山茅坪有“各位同志我们从前是三军的兵,现在我们反水带枪到红军,衣有穿谈平等自由多”、湖南炎陵有“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拿枪来打工农”等标语。

(四)红军中负责标题宣传的组织机构

        红四军自成立以后,就一直有专门负责宣传的机构,标语的宣传主要由宣传机构负责。同时,每一名红军官兵都有做宣传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因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当时红四军的军、师、团、营、连各级都成立有宣传队,受同级的军、师、团部设置的宣传科指导,受同级党的前委、军委的宣传科的垂直领导。宣传工作的计划、组织工作主要由同级的党代表负责。军政治部(主任陈毅)负责全军的宣传工作。各级宣传队一般有五至十人,分为两个组,一是演讲队,专事口头演讲宣传。凡红军所到之地或经过乡村、茶馆,或大的市镇,宣传队员均手执小红旗,按宣传提纲、标语传单的内容向群众进行宣传;到了大城市则全队出发,在大街小巷、商铺等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在某地停留半日以上,就必须召集一次群众大会,作一次系统的演讲。二是文字宣传组,负责印制传单,张贴标语。或分成2人一小组,各提石灰桶一个,各执大小棕笔一支,凡红军经过的祠堂、庙宇、民房的墙上都写满标语,要求字要正楷,愈大愈好。并且要求用梯子攀上墙的高处刷写,使反动派不易涂抹。每到一个城市,由党代表给宣传队分配宣传区域,进行督促检查,每队都要在标语上落款,这样便不易为他人冒功或与别队的宣传内容混淆。同时宣传队还要担负破坏反动宣传标语、传单、布告等任务。这样,红军在一个县城,只要驻上三个小时,全城便都是红军的宣传标语。许多群众说:“红军一到满街红,等于过年。” [1]

(五)红色标题载体形式

        为了尽可能扩大宣传面,也因为当时条件的简陋,红军进行标语宣传的载体可谓是五花八门,只要能够找到的书写材料都用上,只要能够写字的地方都刷上标语。最主要的形式是用石灰水写在民房的墙上,湘赣边界的民房外墙分为两种,一种是土籍人居住的青砖墙,一种是客家人居住的黄土墙,在这两种墙上用石灰水写上的标语显得格外醒目。有条件时也会写成纸质宣传单。有时为了让标语进入敌占区,红军用水漂木板、孔明灯的形式,让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方针得到广泛传播。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谭冠三是军需处的文书,同时也是宣传队员。他回忆说:“为了宣传群众,部队专门组织了宣传队。3个宣传员组织一个宣传分队,分队以上则有中队。宣传队每到一地或行军途中,在凡是能写的地方,就全都写上标语。开始,我们是用纸张写的,后来,一则由于纸张容易坏,二则由于行军背一大捆纸也很不方便,就改为用墨或用颜料写。我们把墨或颜料装在木筒里,用手提着,到处写标语。最后,我们又改为用石灰水写,提着一个石灰桶,用笋壳或棕笔,在墙上写很大一个字的标语,以宣传群众。我们还油印小的标语,到处去贴。凡是群众看得到的,又能保存比较久的地方,都贴上小标语。打开永新后,我们还用石印机印过一部分标语。当时的宣传标题都很通俗易懂,也很简短。宣传内容有对工人的,有对农民的,有对店员的,有对城市里的商人的,还有对绿林的,对白军士兵的。每个宣传队员都背上一大捆这样的传单。有时,我们还把竹片削得光光的在小竹板上写标语,写好后再涂上一层桐油,放在河流或小溪里,让水漂走,有的一竹片上面插上一面小红旗。这种小竹板做的宣传品,可以漂得很远,作用很大。”[5]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开展宣传工作的情景。

(六)红色标语的表现形式

        根据井冈山地区目前所能看到的保存下的红色标语,其形式丰富多样,有政治口号、宣传单、布告、歌谣、打油诗、对联、宣传画、漫画、诗配画、符号等。其中现存最主要的形式为书写在墙上的红色标语。这类红色标语具有保存时间长、书写快捷方便、书写成本低、容易宣传、对象广泛等诸多特点,成为宣传干部最喜欢使用的一种宣传形式。

(七)红色标语的语言风格

        井冈山地区的红色标语在语言上具有简洁、语义明晰、通俗易懂的鲜明特点,大量使用祈使句和简化字。这种语言风格和书写习惯适合战争年代的需要,适合对象人群的特点。祈使句可以让受众在阅读后很快产生情感共鸣,使广大群众从情感上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认同、拥护、支持很快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而大量使用的简化字和简单朴实的大白话,内容简单、朗朗上口,贴近底层群众,一改过去“读书认字”高高在上的固有形象,拉近了与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湘赣边界山区民众的感情,使他们能深刻、快速地理解标语的内容和内涵。

        同时,为了使一些目不识丁的民众也能了解红军的宗旨,红色标语还大量的使用了宣传画、漫画等形式。比如,在湖南桂东有一幅宣传工农群众打土豪的漫画。画上有工人、农民、妇女、土豪等人物形象,“豪”字笔画较多,干脆用谐音写成了“号”字,简单明了。这条标语的宣传者可谓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让群众看了一目了然,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从而最大化地达到了宣传效果。

(八)红色标语的宣传对象

        红色标语的宣传对象基本是一般群众,这是由红军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根据地建立之初的客观环境使然,因为只有广泛的群众才是党和红军的基础,是根据地建设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宣传的对象越来越宽泛。比如有关红军纪律的标语,它的宣传对象既是一般的群众,同时也针对红军官兵自身,提醒大家时时处处遵守群众纪律。有的红军战士直接把纪律的条文写在平时用的包袱布上,让纪律无处不在,既提醒自己,也提醒战友。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妇女群众的革命觉醒相对滞后,所以有专门针对妇女群众宣传的标语,如井冈山鹅岭乡塘南村有“劳动妇女解放”的标语。由于要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专门针对工商业者的标语;因为要瓦解敌军,专门有宣传红军俘虏政策的标语,这些前文有述。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少年儿童进行宣传的标语,如井冈山黄坳乡有“少年先锋队是青年的武装组织”的标语。有专门向青年人进行宣传的标语,如红四军在井冈山一带写有“优秀青年赶快来加入青年团”的标语,等等。

二、井冈山地区红色标语的历史作用与意义

        井冈山的斗争离现在虽然已有整整90周年,红军长征离开井冈山地区也有80多年,但当年的红色标语仍然历历在目,它们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党和红军的发展壮大中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井冈山红色标语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巩固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红军走到哪里就把宣传做到哪里,把标语写到哪里,群众通过无处不在的标语开始认识红军、了解红军、拥护红军、帮助红军,使红军与群众形成了鱼水情深的关系,红色标语在发动群众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二)井冈山红色标语充分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与宗旨

        从井冈山的斗争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井冈山的群众从最早认识的“墙上的红军”到认识到活生生的红军,标语起到了启蒙的作用。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从不相信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从不了解到了解,到最后的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和红军,标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在当时,墙上的红色标语就如同是共产党和红军向世人的宣言。

(三)井冈山红色标语在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井冈山地区能见到的红军标题中,内容最多的是关于土地革命运动的。如果土地革命不能取得成功,那整个根据地的建设就是失败的,因此,土地革命斗争是根据地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但是,一开始贫苦农民不懂得阶级与阶级压迫的关系,同时由于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群众对土豪劣绅形成了一种惧怕的心理,因此,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教育好,才能把土地革命进行下去。而在这个发动群众的阶段中,大众化的标语的巨大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四)井冈山红色标语为井冈山红军队伍的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井冈山时期,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参加红军,是红军的主要兵源之一。为了动员、发动广大民众参加红军,壮大红军的士气,粉碎敌人对红军的诬蔑宣传,井冈山红军十分注重对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通过标语、演讲等宣传形式,号召广大青壮年群众踊跃参加红军队伍。

(五)井冈山红色标语有效地瓦解了敌军

        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曾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以战争解决问题。如前所述,红军用标语等宣传形式向国民党军队宣传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粉碎了敌人对共产党和红军的诬蔑和对群众的恶意煽动,成功地在白军士兵中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和罪恶,使敌军士兵倒戈、投诚、起义加入到红军中。1928年秋天,毕占云和张威两支国民党军起义投奔到红四军就是最生动的案例。

三、井冈山红色标语的现代运用

        井冈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里的红色标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红色标语之一,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利用这些红色标语,挖掘其历史价值,让它们“动”起来、“活”起来,是摆在文博工作者和党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井冈山红色标语是井冈山斗争历史的生动再现和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体现

        井冈山红色标语为我们研究和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宣传井冈山精神提供了原始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且成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保护红色标语就是保存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传承井冈山精神。

(二)红色标语是井冈山红色旅游、红色培训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井冈山红色旅游方兴未艾,特别是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出台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后,井冈山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培训“井冈模式”,红色标语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井冈山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达7220平方千米,现在仅井冈山市境内保存的革命旧居遗址即达1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井冈山市文物保护单位49处。这80处文物保护单位中,绝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内都保存有红色标语,这是红色基因的物化表现。独树一帜的红色标语增强了红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影响力。

(三)红色标语为当代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研究井冈山的红色标语,不但使我们了解当年红军的宣传工作方法,也对当代宣传工作提供了借鉴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宣传的手段、模式等发生了变化,受众的文化层次、生活水平、心理特点等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党的宗旨始终没变,如何围绕宗旨,再次凝聚和激发全民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我们从当年的红色标语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四)红色标语的保护迫在眉睫

        红色标语有着年代久远、载体脆弱等诸多特点,为其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写有红色标语的偏远村落渐渐人去屋空,加快了文物本体的自然损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拆旧建新是群众的普遍要求;井冈山地区潮湿、多雨、多雾的天气加快了标语的损毁……由于这诸多原因,野外的红色标语正变得越来越少,现在很多的标语我们只能从早年拍摄的照片上再领略其丰采。近年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与井冈山大学对红色标语保护进行技术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6年12月30日,江西省文化厅出台了《江西省红色标语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将对全省部分重点地区的红色标语,通过试点,摸清其形式、内容、数量,以点带面,使红色标语得到有效保护利用。

(五)红色标语的利用要从实际出发

        井冈山地区的红色标题早的已有90年,最晚创作的也有80多年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红色标语已变得非常脆弱。红色标语属于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在开发利用红色标题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坚持文物保护优先的原则,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总之,井冈山红色标语是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见证,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更好地对其加以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研究、利用,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当前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唐天际.安仁农军上井冈山[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刘荣辉.井冈山时期的红军生活[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5]谭冠三.在我记忆中的井冈山斗争[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收稿日期]2017-02-28
【作者简介】饶道良(1967—),男,江西遂川人,主任,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井冈山斗争史、井冈山精神研究。

    以上就是关于“井冈山红色培训标题-井冈山红色标语探究”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校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news/jy/106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

关闭

关于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实践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