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主动让位的开国将军-朱良才

1900年,朱良才出生在湖南省汝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25年,当小学教师的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朴素思想,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朱良才在革命的低潮中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时,朱良才任资兴县委组织部长。
红军时期
1928年4月,他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和谭政一起,当上了红4军军部(朱德、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先后参加了反“进剿”、反“会剿”和黄洋界保卫战等战斗。1929年初,朱良才随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参加了大柏地、长岭寨、龙岩、上杭等战斗。
1930年,朱良才任第3纵队第7支队政治委员、红3军第9师政治委员。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与师长徐彦刚率部从正面攻占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的指挥部,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该师师部另2个旅,并生俘张辉瓒。
1932年7月,朱良才调任任红5军团第15军政治委员。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与军长陈伯钧率部击溃国民党军第59师前卫部队,后与兄弟部队一起将其大部歼灭。
同年,朱良才转任红一方面军第1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朱良才任红5军团第34师政治部主任,亲身参与了血战湘江的战役。长征途中,朱良才任中革军委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经常亲自组织医疗抢救工作。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合后,朱良才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政治部主任,因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斗争,遭受打击而被调任方面军教导团团长兼政治委员。
1936年10月,朱良才随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后任红30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
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朱良才孤身一人,不畏艰险,经36天沿途乞讨,化装潜行,行程1000多公里,终于回到陕北。
返回部队后,朱良才被中央任命为专职负责营救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工作的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的“吴秘书长”。
这期间,他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建立了地下情报网,开辟了地下交通线,还在敌人的监狱里成立了地下党支部。
短短半年时间,营救了2000多名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
抗战时期
1938年2月,完成营救西路军失散被俘人员的任务后,朱良才奉命回到延安,一面在中央党校参加了半年的学习,一面向党中央做了系统的汇报。汇报完毕后,毛泽东夸赞他是“军之良才”。1938年秋,朱良才调任晋察冀军区第3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晋察冀军区秋季反“围攻”。1939年10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4年任政治部主任,协助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领导全区的政治工作。
在此期间,朱良才创造性地提出并主抓了晋察冀军区“创建模范党支部”、“创建模范的党军——铁军”的活动;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晋察冀军区的三支文化“轻骑兵”《抗敌三日刊》、《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还通过对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战斗英雄邓仕均、爆炸英雄李勇、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及地道战、地雷战、交通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等一大批影响了全国的英雄模范个人、集体和战例典型的发现、培养和宣传、推广,极大地激励和发挥了全体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带动全体军民更好地投入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良才协助聂荣臻组建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任副校长兼副政委。
1948年5月,协助叶剑英组建华北军政大学,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为适应部队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建国以后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先后担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华北军政大学政委、华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朱良才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开始考虑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号召“年大体弱”的老同志主动让位给年富力强的同志。
知道这些情况后,已经担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朱良才,根据自己伤、病较多、较重的身体情况,决心带头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并三次向中央领导当面陈请。1958年11月,中央正式批准了朱良才退出领导岗位离职休养的报告。
朱良才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主动让位的开国将军。
1989年2月22日,朱良才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主要成就
——黄洋界上显神威1928年8月30日,朱良才率领1连守卫黄洋界,搬石头、挖陷阱、插竹签、堆擂木、做松树炮,凭险抵抗,击退了国民党军两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挥笔写下了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予以歌颂。
——迂回活捉张辉瓒
1930年12月29日,朱良才率领红9师参加歼灭张辉瓒师的战役。朱良才和师长徐彦刚指挥整师的兵力迂回张辉瓒师后,及时发起了猛攻,直奔张辉瓒指挥部,活捉了张辉瓒和指挥部全体人员。
此次战斗,缴枪2000余枝、大炮1门,缴获电台1部,俘虏了电台班人员,缴获了国民党军电台密电码本,为红军破译国民党军电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毛泽东、朱德点名表扬。
——主要作品——
书香门第出身的朱良才,有着较好的文学素养,这在早期红军队伍的中下层指战员中是不多见的。
戎马倥偬之余,朱良才根据自身所见所闻,先后撰写了《这座山,它革命》、《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一根灯芯》等回忆文章 。
1959年,《朱德的扁担》和《一根灯芯》被部分省市编进小学语文课本。1961年,全国统一中小学教材,教育部正式将《朱德的扁担》和《一根灯芯》,列入全国中学、小学的语文课本。
以上就是关于“第一位主动让位的开国将军-朱良才”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wh/b/12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