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行,我学到了什么?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天下第一山”“红色摇篮”井冈山。我学到了什么,这是五天后的夜晚,我要问自己的问题。我想,1927年来到这千里罗霄之腹投身革命的先辈,是怀着拳拳赤子之心而来的。今天,我要写下点什么,也应当胸怀坦荡,直抒胸臆。
我学到了艰苦的斗争和朴素的情感。
五天来,“艰苦斗争攻难关”这一精神,在八角楼、龙江书院、毛泽东同志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在我们所到的每一处,参观的每一物,都是如此强烈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寸土地上,都发生了那么多舍生赴死的事迹,让同学们感到惊讶,震撼,以及感动。大家一直在互问、自问,这样艰苦的斗争,他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个人的理解,应该主要有着两个原因。一是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相信自己的主义是正确的,道路虽曲折但最终是光明的。没有钢铁一般坚定的理想信念,凡人无法长久地对抗在数倍强大于己的敌人面前。二是他们有群众的支持,鱼要有水才能存活,“依靠群众求胜利”是法宝。博物馆中留意到一句话,“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正是这一精神的朴素表达吗。
五天的学习中,几番胸中翻腾,几番泪水夺眶而出。一次次击中内心柔软处的,都是那朴素的情感,对革命的忠贞。比如那张敢留下名字住址,有错别字但书写极认真整齐的入党志愿书,比如面对敌人机枪扫射无一人透露大部队行踪的红军医院130多名无名伤病烈士,等等,等等。尤其令人无比动容的,是老红军曾志,她看似对自己无情,对儿女家人无情,只因她对革命、对战友的大爱太过浓烈。
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也要牢牢铭记住那些无名英雄,他们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流传,他们没有见到胜利的曙光,他们甚至无法被后人记住姓名,他们的骸骨,隐没在莽莽青山中。三万三千余名在井冈山牺牲的无名英雄,永不会被祖国和人民忘记。
我学到了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从《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这首红歌,可以看到大家如何看待缺衣少穿的。他们唱道,“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味道香……干稻草像金丝被一样,软又黄……只要和毛委员在一起,心里暖洋洋,斗志旺,天天打胜仗!”吃不饱、穿不暖,大家依然斗志昂扬,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果红歌反映的是身体、物质层面。那么朱德同志的话,便是这精神之由来:“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现在也是黑暗的,但是黑暗同样遮不住光明。只要能保持实力,革命就有办法,革命就能成功。”正是有毛泽东、朱德这样的领导人,这样百折不挠、永不言败,革命的火种,才能终成燎原之势。
我学到了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
充分认识党的光辉成就,也要理性看待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因为事物永远是发展和变化的,用当前的认知去评判已发生的过去事实、或者用过去的认知来指导当前的实践,都是不客观、不科学的。正是把握了这一基本规律,我们党才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次飞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应认识和运用这一规律,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工作中的成就尤其是错误,不屈服于挫折,并依靠自身力量纠正自己。这也是“实事求是闯新路”的应有之义。
我学到了怎样理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想,具体到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应有更具象化的表达。对于当年投身革命的井冈山普通农民,他们的理想信念是朴素的,“有田种,有衣服穿,有饭吃的太平日子”,对此他们可以做到“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对于我们当代航天人呢,我认为应该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底气和骨气,能打仗打胜仗的武器装备,就是这底气和骨气。能战方能止战,能够威慑对手,才能实现和平。为此,我们还要付出更加艰辛和持久的努力。井冈山精神,可以作为我们“坚定执着追理想”的又一精神支柱。
我还学到了将革命精神传下去。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八角楼,朱德的扁担正是小学课本中的内容。参观时,我拍摄了这些图片、视频给读二年级的儿子,并将我的所看所想分享给他。第二天,他传给我他朗读这些课文的视频,我听到了他前所未有的饱满充沛的感情。也许,八角楼的灯光也照到了他的心中,革命的精神在一个小小少先队员心中鲜活地扎下了根。
开班仪式上的誓词,当时,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影子,而今天,誓词一句一句,变得鲜活,因为每句的背后,都是有人物,有故事,有精神,有信仰的。革命先辈用自己的血肉,泼洒在这铮铮誓词上,历久弥新。
以上就是关于“井冈山之行,我学到了什么?”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xc/115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