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公办】是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已累计办班超过3000期,提供江西省财政行政事业收据报销。
0796-6559898
当前位置:井冈山红色培训 > 红色文化 > 闽西红色历史

红军好政委张赤男

       土地革命时期,长汀县城宣成区曾改名为“赤男区”,以纪念在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张赤男烈士。这是闽西唯一一个由苏维埃政府用本地烈士名字正式命名的区。
红军好政委张赤男
       张赤男,原名张希尧。参加革命后,决心做一名为赤华中华而奋斗到底的男子汉,故改名为“赤男”。
       1906年,张赤男出生在宣成区长丰乡一个贫农家里。6岁开始念私塾,12岁进县模范小学。14岁考入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他学习用功、刻苦,反对死读书,善于独立思考,成绩优秀。
       1919年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展示了中国新世纪的曙光。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在闽西迅速传播。他经常研读《新青年》、《向导》、《每周评论》、《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决心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七中读书期间,他与罗化成、黄亚光、张元培等发起成立“汀州学生联合会”,创办《长汀月刊》,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抨击社会时弊。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他领导汀州学联,发动汀城中、小学师生和各界人士1000多人举行集会示威游行,组织“沪案后援会”和“抵制仇货委员会”,并通电全国声援上海罢工工人,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
       1926年9月,张赤男高中毕业后,毅然参加了北伐军,在第十七军政治部担任宣传员。1927年1月被选送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与罗瑞卿、粟裕结为好友,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军校学习期间,曾多次写信给家乡好友,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号召长汀人民起来斗争。
       1927年冬,他随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南下广州,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1928年2月,在保卫惠州的阻击战中,英勇作战,左腿负伤。伤愈后,受党组织派遣返回长汀,在母校省立七中任教,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斗争。同年6月,又回到家乡宣成,以畲心为据点,秘密发展农会,开展革命活动。
       1929年3月,在红四军入闽的大好形势下,正式成立了中共长汀县委,张赤男当选为县委委员。6月,他领导了高坪农民武装暴动。7月,出席了在上杭蛟洋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闽西特委委员。会后,他与罗化成一起,领导了以畲心、宣成、南阳为中心的汀南农民武装暴动,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游击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2月,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后,又奉命将长汀、上杭、连城、武平四县边界地区的4支游击队组建为闽西红军第三路军,并担任总指挥。
       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长汀成立,闽西红军第三路军编入红四军第三纵队,肖克任纵队司令员,张赤男任政治委员。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指挥下,他率部转战中央苏区,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江西龙岗战斗中,他率部协同兄弟部队,全歼敌国民党军9000多人,活捉了师长张辉瓒。此后,张赤男曾先后担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政委、第十一师政委。
       1932年2月,张赤男率领的红十一师奉命攻打赣南新城,狙击广东增援之敌,掩护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攻打赣州。2月15日,我军同敌人展开了一场恶战,由于敌人工事坚固,火力很猛,我军伤亡很大。在激战中,张赤男亲自到三十二团指挥所,卧在团长向玉成和政委杨成武身边观察敌情,指挥作战。敌人以密集的火力封锁我军阵地前面的一片开阔地和两个鱼塘之间的唯一一条通道。这时红军战士正向前运动,一连倒下几个。张赤男正指挥部队改变进攻路线时,一个战士突然爬起来向前跃进,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下。张赤男不顾个人安危,猛地站起来大声喊:“卧倒!卧倒!”战士在他召唤下卧倒脱险了,他却头部中弹,当场血洒战场,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战斗结束后,红十一师全体指战员在前沿阵地上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向敬爱的张赤男政委送别致哀。并将其遗体安葬在他牺牲的阵地上。
       张赤男政委牺牲后,《红星报》刊登了他的生平和英勇牺牲的事迹。红军主要领导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毛泽东称赞:“张赤男是个非常好的同志”;朱德赞扬他是“一个很实在、扎扎实实的好政委”;罗荣桓赞扬他是“优秀的政治委员,意志坚强的好同志!”
       1932年11月10日,宣成区苏维埃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宣布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决定:将宣成区改名为赤男区。1959年,为缅怀烈士,长汀县人民政府在宣成建立了张赤男烈士纪念碑,共和国开国上将、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克亲自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
       张赤男是杨成武的老师和老领导。杨成武十分怀念这位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恩师和爱兵知兵的好政委。1954年5月,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成武从广州回北京的途中,特地绕道江西赣南新城,祭拜张赤男烈士。他清楚地记得,新城战斗胜利后,他和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王良、三十一团政委刘亚楼、三十三团政委刘忠、三十二团团长向玉成一起,流着眼泪,掩埋好师政委的遗体后,竖起了一块刻有“张赤男烈士之墓”的青石墓碑。部队指战员站在敬爱的师政委从此长眠的地方,凝望着烈士的坟墓,泣不成声。墓地在章水旁边那片起伏的小丘陵地上,周围还散布着很多坟包。可是当杨成武走到那里时,当年那荒凉的景象不见了,眼前章水两岸绿树成荫,居民点星罗棋布。这一天,他跑遍了昔日的整个战场,却怎么也找不到张赤男的墓地,怎么也找不到他亲手竖起的那块墓碑。杨成武焦急地寻找着,眼圈湿润了。突然,他停下脚步,沉思片刻后对随从说:“啊,不必再找了。”停顿一会又说:“在红军北上抗日、反革命势力复辟的血雨腥风中,敌人怎能允许这样一块英雄的墓碑屹立在大地上呢?可是,英雄的墓碑是毁不掉的,它牢牢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镌刻在祖国的基石上!”在数十年后的回忆录中,杨成武还写下了这样一段动情的话:“我望着昔日攻打新城的战场,面对壮丽的河山,心里默默地说,老首长啊,您的碧血点染了祖国的土地,您的遗愿如今已经实现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的老师,我的老首长,您在地下安眠吧!您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去奋斗,去完成未竟的事业!”
       红一军团红十一师政委张赤男是为挽救一位普通战士的生命而英勇牺牲的,他的墓碑虽然没有了,但他却留下了一座我军新型官兵关系的巍巍丰碑!

    以上就是关于“红军好政委张赤男”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校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wh/mx/37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

关闭

关于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实践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