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故事-黄洋界上炮声隆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红军战士模仿京剧《空城计》的唱腔编唱《空山计》,用竹筷敲击脸盆和饭碗等演唱:“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茅坪多侥幸,为何又来侵占我的五井?你既来就该把山进,为何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我准备着南瓜红米,红米南瓜,犒赏你的众三军。你来,来,来!请你到井冈山上谈谈革命。”这首唱词,表达了井冈山军民对敌人的藐视以及胜利后的喜悦,歌颂了人民战争的胜利。“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
当时的敌我形势可谓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红军不到一个营的人,敌人却有4 个团的兵力, 光前卫的湘军就有两个团,而且使用的全是步枪、机枪、迫机炮。而红军却枪弹不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我们却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其中,除了靠我们工农红军英 勇善战之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援。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人民群众响应号召进行坚壁清野,并且连夜赶削竹钉,布置“竹钉阵”;同时,群众还自发组成了担架队、运输队等等。结果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原有的哨口工事全部加固修筑,从大陇、茅坪两方向通往山上的两条小路上都筑起了“竹钉阵”、竹篱笆障碍、滚木擂石、壕沟、射击掩体五道防线。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党和红军一开始就把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通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把分散的群众转化为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当前,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集群众之力、汇群众之智,推动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以上就是关于“井冈山红色故事-黄洋界上炮声隆”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基地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wh/hsgs/103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