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公办】是对外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已累计办班超过3000期,提供江西省财政行政事业收据报销。
0796-6559898
当前位置:井冈山红色培训 > 红色文化 > 井冈山红色历史

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始末

井冈山会师油画       1928年4月24日左右,湖南宁冈市龙江书院。毛泽东和朱德,两位影响此后中国历史的巨人,率领各自的队伍,实现了盼望已久的会师。从此朱德和毛泽东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率领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12月,当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跃上罗霄山脉后,即派何长工前往长沙,要他在与中共湖南省委取得联络,汇报战事的同时,相机寻找南昌起义军朱德余部。
何长工
何长工

       朱德曾是赫赫有名的滇军旅长,在护国讨袁战争中屡立战功,闻名遐迩;后来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抛官弃禄,远涉重洋,义无返顾地踏上了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在德国、苏联等地研究军事和马克思主义,并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前参与领导了震撼全国的南昌起义。

       朱德也正在寻找毛泽东的部队。他早就知道,湖南有个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农民运动的专家,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在党内有一定的影响。

       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使朱德懂得:进行革命必须有一个立足点。在中国,像俄国那样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而要完成革命大业,就必须联合起来,南昌起义后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使他感到确实要有一个具有政治头脑的人来领导部队。

       他认为,毛泽东是可以信赖的,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结合,是搞农村根据地,而不是去占领城市。毛泽东的选择是正确的。自己是行伍出身,他正是自己要寻找的合作伙伴。

       跟随朱德一起上井冈山的粟裕大将回忆说,1927年10月底,南昌起义军失利“后到达信丰时,地方党组织赣南特委派人来接头,就第一次说到毛委员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上井冈山的消息。朱德、陈毅同志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11月中旬,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德从敌人报纸上证实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消息。这给处于孤军转战、境况极端艰难的朱德、陈毅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于是,朱德就急于想同毛泽东取得联系。陈毅说,有一个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朱德忙问是谁?陈毅说他叫毛泽覃,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弟弟,现在就在咱们的部队里。朱德一听特别高兴,立刻找来毛泽覃,让他装扮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的副官,通过敌人防区,到井冈山去找毛泽东。

       萧克将军回忆说,后来在转战江西时,“朱德同志派原在第二十五师政治部工作的毛泽覃同志到井冈山同毛泽东同志取得联系。毛泽覃是毛泽东同志的胞弟,接受任务后,化名覃泽,由资兴到茶陵,见到了毛泽东同志,详细介绍了朱德同志所部及其行动情况,并转达了朱德同志的问候”。(萧克著:《南昌起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11月中旬,在赣南上犹县营前,朱德、陈毅与张子清和伍中豪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取得联系。不久,该部通过朱德的关系,将从朱德的老同学、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处获得的一批子弹带上井冈山。

       何长工奉毛泽东之命从井冈山下山,于1927年12月同中共湖南省委、湘南特委联系,寻找南昌起义军余部,在黎铺头第一次见到朱德和陈毅等。朱德详细询问了有关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地区的情况。

       第二天,朱德嘱托就要返回井冈山的何长工说:我们这两支部队要经常联系,将来部队力量集中。何长工回忆说,在广东韶关的犁铺头找到朱德后,“朱德同志详细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地形、群众、物产等情况后,十分满意,怀着羡慕和赞赏之情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们已经派毛泽覃同志去找毛润之了,如果不发生意外,估计已经到了'”。(《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第二天,朱德同志给了我一封介绍信和一些盘费,握着我的手说:希望你赶快回到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志联系。我们正在策动湘南暴动。”(《何长工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

       这时,中共中央曾两次致信朱德,指示他同毛泽东联络,“共同计划——发动群众以这些武力造成割据的暴动局面,建立工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权”。只可惜,朱德在湘南起义后才看到这两封信。这无疑更加坚定了朱德寻找毛泽东的决心。

       1928年1月上旬,何长工回到井冈山,向毛泽东汇报了找到朱德部队的经过,毛泽东听后十分兴奋,他强烈地感觉到两支部队会师对于壮大革命力量的重大意义。

       1927年11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后,“左”倾盲动主义统治下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指责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指导上完全违背了中央策略,犯了“军事投机主义”错误,会议通过共产国际代表罗米纳兹提出的《政治纪律决议案》,撤销了毛泽东的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和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

       湘南特委派军事部长周鲁到井冈山,对毛泽东横加指责,根据湘南特委的要求,前委取消,改组为师委,毛泽东任师长。周鲁还把撤销毛泽东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处分,错误传达为开除党籍,毛泽东处境十分困难。按毛泽东自己的说法,他成了“民主人士”。不久,毛泽东就听到了朱德发动湘南暴动的消息。
王尔琢       朱德在南下失败后也将眼光转向了广阔的农村,并在斗争中逐步认识到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开始被迫上山,被迫进行游击战争”,同陈毅一起于1928年1月13日发动湘南暴动,智取宜都,取得坪石大捷,实现了武装力量同农民运动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起义过程中,朱德按中共广东省委指示,正式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旗帜。起义后,朱德领导起义部队不仅建立了县、区、乡三级苏维埃政府,并成立了地区一级的湘南苏维埃政府,获得了根据地建设经验,为以后上井冈山,和毛泽东共同发展壮大湘赣边界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3月底,湘南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工农革命军的发展。桂、湘、粤军阀联合7个师的兵力“协剿”湘南工农革命军;湘南地区交通比较方便,利于敌军机械化部队机动,而不利于工农革命军作战;湘南的工农革命军除第一师外,其他各师均属起义农军编成,没有经过正规整顿训练,枪支弹药很少,工农革命军在湘南处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朱德和陈毅决定避开强敌的进攻锋芒,向井冈山地区退却,以保存革命力量。

       部队出发前,朱德作了动员。他说:“这次进入湘南取得了很大胜利,广大农民已组织起来了。各县都有了自己的工农武装,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威风扫地,广大农民扬眉吐气。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卷土重来,我们要百倍警惕,要选择更有利的地点、时间消灭更多的敌人。革命道路是漫长曲折的,同志们要树立不怕苦,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袁伟、吴殿尧主编:《朱德军事活动纪事》,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在行军途中,朱德鼓励大家说:“不要看我们人少,但我们一定会胜利,这是因为革命的同情者是多数,地主、富农等剥削者总是少数。”(袁伟、吴殿尧主编:《朱德军事活动纪事》,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4月1日,朱德、王尔琢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撤出耒阳,向安仁撤退;陈毅率湘南农军第三、第四、第七师等部和一些地方人员撤出宜章等县,向资兴撤退。

       这时,毛泽东也率领部队离开井冈山,迎接朱德和陈毅率领的队伍。

       早在3月上旬,湘南特委命令毛泽东率部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赴湘南,投入湘南暴动斗争。这时宁汉军阀战争已经结束,蒋介石开始以重要精力对付湘南起义部队,派湘粤两省的国民党军迅速出动“会剿",气势汹汹地向暴动总指挥部所在地郴州逼来;江西的国民党军也出动了,牵制毛泽东率领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的行动。

       由于湘南是湘粤两省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敌人不惜血本也要力争,同时湘南特委在政策上受盲动主义的影响,部分地脱离群众,因而暴动很快就失败了。但湘南特委命令毛泽东下山,毛泽东只好执行。

       毛泽东决定兵分两路去迎接朱德、陈毅部上山,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江西宁冈出发,楔人湘南的桂东、汝城之间;另一路由何长工率领第二团从井冈山大井出发,向资兴、郴州方向前进。毛泽东还派毛泽覃带着一个特务连赶到郴州,同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取得联系。而这时,朱德已决定向井冈山靠拢,见到毛泽覃后,更坚定了去找毛泽东的信心。

       当行至桂东时,毛泽东得知朱德率湘南暴动的部队已经向井冈山转移,便决定原路返回,也为朱德的部队断后掩护。途中又获悉何长工已回到彭公庙,毛泽东指示他立即撤回井冈山,自己率一团担任后卫,掩护朱德部向井冈山转移。

       4月5日,朱德率部占领安仁,随后进入茶陵,从北侧掩护湘南农军。4月13日前,陈毅率领的湘南农军已全部到达酃县,并向十都和井冈山根据地宁冈大陇转移,朱德指挥部队从茶陵撤到了酃县,以一部占领酃县至宁冈的必经之地沔渡,主力与毛泽东部第二团一起进入宁冈砻市。

       这时,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退到资兴,在龙溪洞地区接到由萧克率领的宜章农军独立营500人。随后,率领两部向酃县前进。当部队到达鄢县水口时,又与胡少海率领的湘南农军第三师会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
       不久,毛泽东发现湘军两个团向朱德所部尾追而来,当即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赶到酃县县城,在城西利用有利地形,并同张子清一起亲临前线,率部与敌展开激战。从中午打到傍晚,我军连续作战,打退敌人十多次冲锋,给敌以重创。这次酃县阻击战,为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安全撤退赢得了时间,为两军会师井冈山创造了条件。同一天,朱德率领湘南起义的主力部队进驻酃县沔渡。

       毛泽东完成掩护任务后,经瓦铺、坂溪、石洲进到十都。朱德听说毛泽东到了十都,便专程赶去与毛泽东会见,4月20日前后,毛泽东和朱德在酃县初次晤面。

       4月21日,朱德在沔渡与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一部和湘南农军及何长工、袁文才、王佐带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会合。22日,朱德、陈毅率领万余农军队伍,进抵宁冈,受到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住进砻市附近的几个村庄。朱德后住进龙江书院。
       4月24日前后,毛泽东率部回到了井冈山根据地大本营——宁冈,听说朱德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何挺颖等前往相会。朱德得知毛泽东回到宁冈,立即和陈毅、王尔琢等一起,走出龙江书院,来到门外迎候。

       龙江书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都在等待着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毛泽东、朱德更是心潮澎湃。革命的纽带,时势的变幻,把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们虽未曾见面,却早已心心相印了。现在两位伟人终于走到一起了。这时朱德42岁,毛泽东34岁。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亲密合作生涯。

       朱毛会师了。走进龙江书院,毛泽东把他身边的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伍中豪、袁文才等军中将领,以及宁冈党政负责人龙超清、刘辉霄一一介绍给朱德;朱德也将身边的陈毅、王尔琢、胡少海、龚楚、邓允庭等将领介绍给毛泽东。顿时,龙江书院内充满了阵阵欢笑声。毛泽东显得格外兴奋,带着祝贺的口吻对朱德说:“这次湘赣两省的敌人竟没有整倒你!”

       朱德十分感激地答道:“我们转移得很快,也全靠你们的掩护!”
       随后,毛泽东、朱德等并肩而行,穿过厅堂,登上了书院三楼的文星阁,互相交谈着转移和接应的军情,气氛十分热烈、融洽。

       会师后,毛泽东、朱德,在龙江书院明道堂召开两支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商议成立红四军等问题。
       会议一致决定:将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和朱德、陈毅率领上山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以及湘南农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沿用在北伐战争中因军内共产党员多、战绩辉煌、纪律严明、备受群众称颂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在商议红四军主要领导干部人选时,毛泽东提议由朱德出任军长。他说,朱德将军有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在讨袁护国时名赫川滇;在南昌起义时,是第九军军长,南下“先行官”,素有“老将黄忠”的美誉,由他出任红四军军长,众望所归,当之无愧。毛泽东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在确定红四军党代表时,朱德、陈毅推举毛泽东担任,同志们一致同意。

       接着,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朱德当选为委员。
       5月4日,两军胜利会师大会在砻市隆重举行。大会执行主席陈毅庄严宣告: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会场顿时欢声雷动,掌声四起。

       朱德第一个讲话。他说:“我们党领导的两支革命武装会师了,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大事;但是,敌人却很难过。那么,就让敌人难过去吧,我们不能照顾他们的情绪,我们将来还要消灭他们呢!这次会师,我们的力量扩大了,又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们就可以不断地打击敌人。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的!”他希望两支部队会师后,加强团结,提高战斗力,并向群众保证:红军一定保卫红色根据地,保卫群众的利益。朱德的话音刚落,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接着讲话,他指出了这次会师的伟大意义,分析了会师后的光明前途。他鼓励大家说:“现在我们在数量上、装备上不如敌人,但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有广大人民群众,不怕打不败敌人。敌人即使有孙悟空的本事,我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因为我们有如来佛的本事,他们总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我们要善于寻找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专打这一部分。十个指头有长短,出水荷花有高低,敌人也有强有弱,兵力分布也难保有不周到的地方。我们抓住敌人的弱点,狠狠地打一顿,打胜了,立刻分散到敌人背后去‘捉迷藏'。这样,我们就能够掌握主动权,把敌人放在手心里玩。”毛泽东的这番话,把大家说得心花怒放,信心倍增。毛泽东还宣布了红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红军规定了正确的建设方向。

       朱毛会师后,四军先编成3个师9个团,不久缩编为2个师6个团,由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编为第二十八团,毛泽东率领的原秋收起义的部队编为第三十一团。
       井冈山会师,是土地革命两大主流的汇合,它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支具有北伐战争传统和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聚集在一起,不仅大大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而且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以及井冈山地区的武装割据都有重大意义。它使朱毛两位巨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纪念碑
       当时他们不曾想到,这次历史性的会师,将永远载入史册。美国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称赞"这次会见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朱毛会师不是朱德、陈毅加人毛泽东的部队,而是几方面代表人物走到一起,几部分武装力量合成一股。
       井冈山会师,将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并从此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武装斗争的新篇章。他们创立的红军被称为“朱毛红军”,他们创建的根据地被称为“朱德、毛泽东式"根据地,他们的建军经验,他们实行的战略战术被称为“朱毛战争经验与行动规范”。

       对于毛泽东和朱德来说,这次会师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在中国的史书上有了值得大书特书的“朱毛”。朱毛,朱毛,一个伟大的结合!朱德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与毛泽东的相识。

       由于有了毛泽东,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朱德。如果朱德没有遇到毛泽东,那他在红军初创时期的多种选择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失误和挫折。如果没有毛泽东,朱德不知还要进行多长时间的摸索。同样,如果没有朱德,毛泽东也许还将在红军建设、革命道路、指挥作战等方面经历更多的磨难和挫折。从这时起,毛泽东和朱德的交往历时整整半个世纪。他们的情谊经历过血与火,生与死,胜利与失败的考验。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写道:“自从在酃县第一次会见的一刹那起,这两个人的全部生活便浑然成为一体,好像同一身体上的两只臂膀。”(史沫特莱著:《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中文版,第261页。)

       从此,朱离不开毛,毛离不开朱。朱毛,成为红军的象征;朱毛,成了时代的称谓。30多年后,为纪念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朱德重返井冈山,面对那十分熟悉的一景一物,不禁触景生情,欣然挥笔,赋诗道: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在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以上就是关于“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始末”文章的全部内容,如果您有关于井冈山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教育的需求或建议,欢迎拨打本校电话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swgbpx.com/wh/a/11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

关闭

关于举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实践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