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近年来井冈山深入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红色教员队伍”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推出“考、培、赛”三位一体育才模式,打造了一支近500人规模的高质量红色教员队伍,有力保障了红色教育培训的顺利开展。
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到井冈山就听到过这里山大王朱聋子的故事。不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运用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二次“进剿”。
“我建议井冈山红色景点全部免费开放。”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左香云介绍,红色是井冈山的底色,井冈山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有1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处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这些革命遗迹是宣传井冈山斗争史、传承井冈山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着眼“十四五”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联合出台了有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既反映了国家对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将以更大力度创新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2021年,井冈山在疫情反复的不利外部环境影响下,通过开展“学百年党史·讲百个故事·开红培新局”线上接力宣讲、引进省文演集团建党百年精品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推出“跨越时空的回信”“红色家书舞台剧”等新教学形式,建立红培机构协会、促进规范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等一系列举措,在全国进一步打响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品牌。
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井冈山地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历史大变革,毛泽东、朱德分别率领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部队先后来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上井冈山,为了让井冈山地区的群众尽快了解共产党和工农革命军的主张,接受工农革命军,进而发动群众,使之成为根据地建设的基础力量,在井冈山地区留下了最早的一批红色标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并列举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井冈山精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指出,坚定执着追理想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闯新路是核心,艰苦奋斗攻难关是基石,依靠群众求胜利是重要法宝,赋予了井冈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在这次疫情中,无数的抗疫英雄,最美逆行者都是迎难而上,不怕困难,勇敢担当,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国人民一条心,团结一致这不正是井冈山精神的最好的传承吗。重走红军路,学员们到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故居看看,体会到当时革命先辈的不易,当走在革命先烈洒热血的这片土地上,内心就会有一种伟大的使命感。
吉安是创造了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摇篮,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燎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吉安全力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努力建设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最佳设区市”,高质量打造投资创业热土,在江西省率先实现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井冈山管理局局长、井冈山市政府市长廖东生: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一二三”总体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四个贯穿”,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大视野、高标定位、担当实干,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上勇做急先锋,在吉安创建全省共富共享先行区上争当示范者,在吉安创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当好排头兵,将井冈山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力谱写革命圣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